主要研究領域
法哲學與部門法基礎理論
學習工作經曆
華南師範大學法學學士(2005-2009年)
西南政法大學法學碩士(2010-2013年)
德國弗萊堡大學法學博士(2013-2018年;國家留學基金資助)
暨南大學法學院講師(2018-2024年)
蘇州大學伟德官网bv副教授(2024年至今)
語言能力
1. 德語:聽說讀寫熟練
2. 英語:聽說讀寫熟練
主持的項目
1. 主持2023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“康德《法哲學反思錄》翻譯與研究”(項目批準号: 23BZX080),經費20萬,在研。
2. 主持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“康德‘《法權學說》手稿’的翻譯與研究”(項目批準号: 21YJC720009),經費8萬,在研。
教學成果
1. 指導《黑格爾國家觀念下個人與國家的現代性關系——以<德國憲制>為文本的解讀》(本科畢業論文)獲評暨南大學2022年校級優秀本科畢業論文。
2. 指導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一般項目“法律現實化如何可能?——以考夫曼為‘中軸’的類推學說史考察”(項目批準号:202310559005),經費2萬,結題。
研究成果
一、專著/博士論文
《Eigentum und Staat bei Immanuel Kant》,Duncker & Humblot,2019年(20萬字,指導教授:Michael Pawik)。
影響:兩位同行學者為本書撰寫了書評,分别發表在《Kant-Studien》(康德研究,A&HCI期刊), 112 (2):331-333 (2021)和《Münchner Zeitschrift für Philosophie》(慕尼黑哲學雜志), 29:141-143 (2020)。
二、譯著
1.【德】凱爾斯汀:《良好的自由秩序:康德的法哲學與國家哲學》,湯沛豐譯,商務印書館2020年(44萬字)。
2.《康德法哲學及其起源》,湯沛豐等譯,知識産權出版社2015年(第一譯者,7萬字)。
三、學術論文
(一)A&HCI收錄(權威期刊)
1.《懲罰與和解:論黑格爾懲罰理論的三重面向》,《漢語基督教學術論評》(已錄用,2025年12月發表)。
1. 《論義務分配在刑事不法分階段判斷中的意義》,《法學家》(CLSCI,2023年9月)。
2. 《論康德法哲學中的家庭和市民社會》,《複旦學報》(CSSCI,2021年12月)。
3.《所有權的自由意志奠基——論康德所有權理論的思路及其政治哲學意義》,《複旦學報》(CSSCI,2024年1月)。
(三)複印轉載
1. 《論義務分配在刑事不法分階段判斷中的意義》,《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•刑事法學》2024年第2期全文轉載。
2. 《所有權的自由意志奠基——論康德所有權理論的思路及其政治哲學意義》,《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•法理學、法史學》,2024年第6期全文轉載。
(四)其他刊物收錄
1.《作為權利内核的共同體制度》,載《實踐哲學評論》(2022年),中山大學出版社2022年,第6輯。
2. 《康德法哲學中的人權、所有權與國家》,載《中國人權評論》,2018年第1期。
3. 《<康德論所有權的合法性》,載《中國社會科學報》(報紙,2016年5月25日)。
4.《占有與道德性——康德論所有權的有效性根據》,載《經典中的法理》,中國法制出版社2015年第1期。
5.《康德論所有權的依據》,載《民法哲學》中國法制出版社2014年,第5輯。
四、學術譯文
1.《雅各布斯與韋爾策爾》,[德] 烏爾斯·金德霍伊澤爾著,載《當代德國刑事法研究》,2023年,第4輯。
2.《敵人刑法學說》,[德] 君特·雅科布斯(Günther Jakobs)著,載《量刑研究》,2019年,第4輯。
3. 《如何獲得外在之物:<道德形而上學>第10一17節評注》,[德] 克裡斯蒂安·庫爾著,載《複旦政治哲學評論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:2015年,第7輯。
聯系方式:peyton1986@hotmail.com